《方案》指出,报名“英才计划”的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应材料。英才计划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将联合对报名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创新潜质进行笔试、面试。
《方案》强调,“英才计划”导师原则上应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导师应组建由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专家组成的培养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据了解,“英才计划”的培养遵循兴趣导向和名师引领的原则。导师会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实质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对于兴趣爱好或科研项目属于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生,可以推荐高校内部不同学科导师、不同实验室或校际间的合作共同培养。
此外,“英才计划”各学科工作委员每年会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大师报告、夏(冬)令营、论坛、交流会等多种学科交流活动。英才计划全国管理办公室将组织野外考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选拔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或交流活动,与国外优秀青少年、科学家进行交流,提高对世界科学前沿的认识,开阔国际科学视野。
“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2022年1-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学生可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培养,导师将给予优先考虑。2021年11月8-19日,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网络工作平台申报并选报导师。